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溴酸盐(bro3-)污染尤为严重。
溴酸盐是一种具有潜在致癌性的消毒副产物,主要来源于饮用水处理过程中臭氧对水中天然溴化物氧化生成。
由于其高毒性和难降解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光催化技术因其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而备受关注,其中以tio2为代表的光催化材料更是成为了研究热点。
tio2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化学稳定性、低成本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光催化材料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tio2的光催化效率,研究者们对其进行了各种改性研究,其中构建介孔结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介孔tio2微球的制备: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介孔tio2微球,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反应时间、温度、溶剂比例等,调控介孔tio2微球的形貌、结构和性能。
2.介孔tio2微球的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制备的介孔tio2微球进行表征,分析其晶体结构、形貌特征、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等。
3.介孔tio2微球光催化还原溴酸盐性能研究:构建光催化反应体系,考察介孔tio2微球对溴酸盐的光催化还原性能,探究催化剂用量、溴酸盐初始浓度、ph值、光照时间等因素对光催化还原效率的影响,并进行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介孔tio2微球,并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其进行系统表征,以确定其结构和性能。
具体步骤如下:
1.介孔tio2微球的制备:-将钛源、模板剂、溶剂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超声分散均匀。
-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设定反应温度和时间进行溶剂热反应。
5. 研究的创新点
1.采用溶剂热法可控制备介孔tio2微球,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可以优化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性能,提高其对溴酸盐的光催化还原活性。
2.通过构建介孔结构,可以增大tio2材料的比表面积,提高其对溴酸盐的吸附能力,同时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从而提高光催化还原效率。
3.通过活性物种捕获实验、电子自旋共振(esr)等技术手段,深入研究介孔tio2微球光催化还原溴酸盐的反应机理,为设计和开发高效的光催化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孙伟,王晓,张艳. 介孔tio2及其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溴酸盐研究进展[j]. 化学进展, 2021, 33(2): 484-496.
2. 张晓宇,张金龙,李文钊,等. 介孔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环境净化中的应用[j]. 材料导报, 2020, 34(14): 2498-2506.
3. 王晓东,张文,王成. 介孔tio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还原溴酸盐的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 2019, 34(8): 817-82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