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分析-以李宁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22 11: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西方大国的严峻挑战,欧盟的经济制裁和中美贸易战都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中国的强硬态度以及政府的积极作为,极大的鼓舞了民众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怀,支持国货的消费理念逐渐盛行,这为中国本土企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相较于以往企业的品牌形象主要受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影响,近些年,由于消费者的爱国情怀不断高涨,推动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更加积极的去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一个有责任感、有温度的品牌形象,并借此吸引更多消费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以李宁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案例分析、对比分析和发放问卷等方式对企业认可度、品牌形象和消费者购买意愿进行调研,借此研究李宁公司在“新疆棉”等事件中的营销模式和成果,并从中得出简要结论,为企业塑造品牌形象提出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题目:消费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分析——以李宁公司为例

一、绪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文献:

品牌形象的理论研究起源于美国。大卫奥格威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提到品牌形象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与实质的物质产品不同的是,品牌形象的价值在于满足了顾客在情绪价值方面的需求,提供了更多的感性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逐渐激烈,品牌形象将会在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素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艾里斯和杰克屈特提出定位理论,主张在品牌创建中运用一种新的沟通方法,以此创造更有效的传播效果。

美国学者贝尔提出了品牌形象模型,涵盖了品牌形象的多个影响因素,他认为品牌形象通过公司形象、用户形象和产品/服务本身形象三种形象得以体现。品牌形象主要起源于消费者对品牌相关特性的联想,其中联想可分为“硬性”和“软性”属性,“硬性”属性是对品牌有形或功能属性的认知,“。这一理论对于细化、精确分析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按照指导老师指定的范围与主题(包括专著、中英文文章等)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交指导老师审定;2.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外文材料的翻译以及相关材料的编辑整理,将整理的材料交给导师审阅,并进行材料的一定的补充收集工作和必要的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草拟毕业论文的写作提纲交指导老师审定;3.在导师指导下按照南京财经大学毕业论文协作规范撰写论文的初稿;4.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配合指导老师进行论文的中期检查,填写中期检查表交指导老师;5.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修改论文初稿并最终定稿,提交并填写相关材料。

5. 参考文献

[1] 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第 3 版[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2] 大卫#8226;奥格威.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M]. 中信出版社, 2010.[3] 赵琛. 品牌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4] 陈放. 品牌策划.修订版[M]. 蓝天出版社, 2005.[5] 许子威. 消费认同视角下我国民族品牌回归现象分析[D].兰州大学,2020.[6] 石元波. 当代中国消费文化的现实困惑与超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7] 高冉. 体育用品品牌代言人对品牌形象、品牌忠诚影响的实证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8] 常一行. 运动品牌整合营销传播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9.[9] 杨琪. 国产品牌广告中的民族主义话语呈现与受众国家认同感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10] 何俊桥. “中国李宁品牌”运动时尚产品设计研究及设计信息数据库构建[D].东华大学,2020.[11] 李艳,刘秀,陆梅.“国潮”品牌发展趋势及设计特征研究[J].设计,2020,33(09):71-73.[12] 何锦.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有间国潮馆”的爆红[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2):90 92.[13] 李俊斌.李宁品牌:国货潮流的引领者[J].企业文明,2020(04):111-112.[14] 林小桢.浅析粉丝经济的发展[J].时代金融,2015(03):8-9.[15] 李文明,吕福玉.“粉丝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136-148.[16] 霍桂桓.文化软实力的哲学反思[J].学术研究,2011(03):13-18.[17] 杨魁,董雅丽.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化解读[J].现代传播,2003(01):131-133..[18] 林波,刘鸿铭.基于文化自信的新国潮品牌建设探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03):81[19] 李瀚曦.欧美品牌文化视角中的西方后现代消费文化理论[J].中国国情国力,2010(03):49-51.[20] 卢蕾.谈品牌形象设计中的中国元素[J].群文天地,2012(22):6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