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联合国在一份报告中称压力管理已经成为了#8220;21世纪的流感#8221;,全世界的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压力的影响,沉重的工作任务给员工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烦躁、焦虑、抑郁等种种心理问题在员工身上频频出现,十分不利于员工的心理健康,不仅不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也对绩效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美国相关部门曾经公布过这样一组数据:在美国的工作环境中,因为工作压力导致缺勤的员工人数约为100万人,因为缺勤所带来的损失则高达数千万美元;因为工作压力转职的人数占总转行行为数的40%,其所带来的损失高达数亿美元。
由此可见,工作压力真的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如下:假设1:老年员工比年轻员工面临更少的人际压力;假设2:老年员工比年轻员工更多使用情绪应对策略和回避策略。
主要通过企业中的调研及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对不同年龄段的员工进行工作压力分析,参照相关模型,通过权威的统计分析软件进一步验证猜想,撰写相关调查结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相关建议。
论文主要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研究方法、信度与效度分析、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研究结论、研究局限与展望、参考文献、附录等模块。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研究和分析企业中新晋员工和老年员工的工作压力源差异和这两种类型的员工如何应对工作压力,深入研究后对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心理疏导提出一定的建议。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作者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对年轻员工与老年员工工作压力源差异的理解;其次在2022年底至2022年初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了企业中的新晋年轻员工与老年员工的工作压力源的真正差异;具体以实习的公司为例,分析该企业在以人为本的发展过程中,在企业文化和人文关怀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根据这些问题,作者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尝试提出几点建议。
2022.11-2022.12 搜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的撰写 2022.01-2022.03 在企业中进行调研,撰写初稿 2022.04-2022.05 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修改论文,提交二稿、三稿,提交外文文献及译稿 2022.05-2022.06 提交论文定稿,参加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杨巍. 工作压力源、组织支持感知与工作投入关系研究[D].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刘彭娟. 企业员工压力源对压力后果的影响:乐观人格的中介效应[D]. 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文良慧. Y证券公司核心核处员工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莫书亮,孙葵,周宗奎. 老年人日常人际问题解决中的悲伤情绪体验和情绪调节策略:年龄和人格特质的作用[J]. 心理科学,2011,34(6) : 111-116. [5]汤毅晖. 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控制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曹静. 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7]呼昱君. 企业员工工作压力、情绪智力与周边绩效的关系研究一一以#8220;80后#8221;员工为例[D].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8]李悦. 工作压力与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倦怠的影响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赵鑫,金戈,周仁来. 什么样人更善于情绪调节?一情绪调节的个体差异研究[J].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13,21(3) : 518-522. [10]朱敏. 80后员工的工作压力管理实证研究[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16(24) [11]任文举. 企业员工压力管理探索[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6. [12]Cooper CL, Williams S. Occupational Stress Indicator. Version 2. England. North Yorkshire: RAD Ltd. [13]Cooper et al. Occupational Stress, Job Satisfaction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Employees Of An Acquired TV Company In Hong Kong. Stress medicine,,Vol.1997. [14]杨六琴. 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和压力应对的作用机制[D].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5]李峥,王垒. 关于工作压力的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07):41-42. [16]张丽琍,李滢昀. 外企员工工作压力源和压力应对方式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 (09):68-71. [17]陈艳. 中国企业工作压力状况分析与对策[J]. 安防科技,2005(5):6-8. [18]贺靖雯. 员工压力源分析与公司EAP实施对策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 [19] [美]Lornc Sulsky, Carlla Smith. 工作压力[M]. 马剑虹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11):6-7 [20]吴谅谅,冯颖,范巍. 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压力源研究[J]. 应用心理学,2003,9(1):43-46. [21]Folkman,S.,Lazaurs,R.S..The relationship bewteen coping and emotion: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reseacrh.Social Science in Medicine,26,309-317. [22]FrenehJRPJr,CaPlan R D,Van Harrison R. The mechanisms of job stress and strain. England:Wiley,、,1982,5-11. [23]Hancock,Peter A..Stress,Workload and Fatigue. Lawrence Erlbaun Associates,2001,236-237. [24]Hendrix.W.H.,Summers.T.P.,Leap.T.L.,SteelR.P.. Antecedents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outcomes of employee stress and health, PrenticeHall,1995,75-86. [25]Lazarus R.S.,Launier. Sterss-related transaction bewteen person and environment. In L.A.Pevrinamp;M.Lewis(Eds),Perspcetives in international Psychology.NewYork:Plenum,1978,287-327 [26]刘秋颖,苏彦捷. 个体工作压力源中的角色冲突与其人格的关系.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5):17-22. [27]王登峰,崔红. 中国人性别角色量表的建构及其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J]. 心理学报,2005. [28]刘莹,廖建桥. 员工年龄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探析.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28(5):39-44 [29]石林. 工作压力的研究现状与方向. 心理科学,2003,26(3):494-497 [30]姜乾金等. 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4):145-147 [31]梁宝勇. 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l(3):188-190 [32]石林. 控制感在应对过程中的作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3):208-211 [33]Philip J. Dewe.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Appraisal to Work Stressors: Some Exploratory Analysis. Human Relations,1992,45(2):143-16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