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成员工作自主性与挑战性工作压力对工作投入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1-18 09: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由于当今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组织越来越依赖于高效能的团队,团队可以应对不断增强的环境压力,实现各种稀缺资源共享与跨部门合作,通过不同功能之间的协同合作来成功地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是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学者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工作投入作为工作态度中的行为要素,是影响组织效能、员工工作动机及行为的主要因素。对企业组织而言,如何激励员工积极投入工作,从而对他们的实际工作以及绩效产生正面的影响,进而提升整个团队和企业组织的效能,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将从工作自主性、挑战性工作压力两个方面来探讨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综上所述,本文试图从团队层面探讨成员的工作自主性、挑战性工作压力与工作投入效能间的影响机制,并希望能对于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团队员工工作投入的问题有所借鉴。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如下:

一,工作投入的概念及工作自主性与挑战性工作压力的含义;

一,工作自主性对工作投入具有正向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是从团队角度出发,提出我国工作自主性与挑战性工作压力对工作投入的影响。论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作者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对工作自主性、挑战性工作压力与工作投入概念的理解;其次将调研15个以上的团队,搜集200份以上的调查问卷;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工作自主性与挑战性工作压力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2022.12.5-2022.12.31确定调研企业。

2022.1.1 -2022.3.19撰写、提交论文初稿、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李锐等.工作投入研究的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2):366、372.

[2] 李金波,许百华,陈建明等.影响员工工作投入的组织相关因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6,12(2):176-181.

[3] 张韫黎,陆昌勤.挑战性-阻断性压力(源)与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09,41(6): 501-509.

[4] 林琳,时勘,萧爱铃.工作投入研究现状与展望[J].管理评论,2008, 20( 3) :

8-14.

[5] 刘得格,时勘,王永丽,龚会.挑战-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投入和满意度的关系[J].管理科学,2011,24(2):1-9.

[6] 张薇.员工工作压力源、工作压力反应与组织支持感之间的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0.

[7] 时雨,刘聪,刘哓倩,时勘。工作压力的研究概况[I]经济与管理研究.

[8] 骆静,廖建桥等. 企业员工工作投入研究综述[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29(5)

[9] 李宗波、李锐等. 挑战性 阻碍性压力源研究述评[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5)

[10]李敏. 差错取向、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4.

[11]安广义. 工作投入研究综述[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

5. 参考文献:

[1] 李锐等.工作投入研究的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2):366、372.

[2] 李金波,许百华,陈建明等.影响员工工作投入的组织相关因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6,12(2):176-181.

[3] 张韫黎,陆昌勤.挑战性-阻断性压力(源)与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09,41(6): 501-509.

[4] 林琳,时勘,萧爱铃.工作投入研究现状与展望[J].管理评论,2008, 20( 3) :

8-14.

[5] 刘得格,时勘,王永丽,龚会.挑战-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投入和满意度的关系[J].管理科学,2011,24(2):1-9.

[6] 张薇.员工工作压力源、工作压力反应与组织支持感之间的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0.

[7] 时雨,刘聪,刘哓倩,时勘。工作压力的研究概况[I]经济与管理研究.

[8] 骆静,廖建桥等. 企业员工工作投入研究综述[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29(5)

[9] 李宗波、李锐等. 挑战性 阻碍性压力源研究述评[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5)

[10]李敏. 差错取向、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4.

[11]安广义. 工作投入研究综述[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

[12]王端旭,赵轶. 工作自主性、技能多样性与员工创造力:基于个性特征的调节效应模型[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0(10).

[13]胡进梅,沈勇. 工作自主性和研发人员的创新绩效:基于任务互依性的调节效应模型[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7).

[14]吴磊. 基于心理资本的工作压力源与工作投入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15]范皑皑,丁小浩. 教育、工作自主性与工作满意度[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

[16]龙静,程德俊,王陵峰. 企业并购情境下的威胁感知与员工创造力:工作负担和挑战性的调节效应[J]. 经济科学,2011,04:119-128.

[17]杨丹丹. 企业内部领导授权与员工工作自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

[18]嵇婷婷. 企业员工的目标定向与适应性绩效的关系研究-检验工作自主性的调节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3.

[19]罗渝川. 企业员工工作自主性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

[20]王益富,秦启文,张建人. 生产型企业的工作自主性:概念、测量与相关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2012,07:1062-1067.

[21]石修俊. 挑战性工作对员工的激励作用[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10:33-36.

[22]张一,史占彪,张立英,崔建周,冯梅,杨婕,顾秀玲. 挑战性-阻断性压力量表在职业群体中的试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05:384-388.

[23]王桢. 团队内工作投入的人际传导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2012,10:1531-1537.

[24]高超. 知识型员工工作自主性与心理授权的相关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7.

[25]刘燕,范巍. 知识员工团队工作自主性与效能的关系研究[J]. 应用心理学,2005,04:313-317.

[26]侯凤妹,李育辉,孙汕珊. 中国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与工作投入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2012,09:1182-1185.

[27]白玉苓. 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28] Luthans F. The need for and meaning of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2, 23(6): 695~706 .

[29] Kahn W A.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of personal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at 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0, 33(4): 692~724 .

[30] Kanungo R N. Measurement of job and work involv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82, 67(3): 341~349 .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