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以江苏化工企业为例开题报告

 2023-01-19 10: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化,传统的企业价值观和责任观也发生着变化。一方面,企业更加关注生态环境、职工权益、公众权益,更多地承担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在关注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公众也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社会效益。

如何有效的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只有通过开展社会责任审计方可实现。目前开展社会责任审计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审计意识淡薄、审计主体不明确、审计内容狭窄、缺乏审计依据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对社会、环境和员工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职业健康、生产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尚未形成权威而统一的概念。各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政治环境、社会文化不同,因此各国学者对社会责任审计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美国学者米切尔#8226;谢勒和大卫#8226;肯特在其合著的《审计和受托责任》一书中解释为:#8220;强化组织社会受托责任的工具,以便组织的管理者解释、辩护其决策#8221;。日本专家三泽一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8220;是一种检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审计#8221;。在国内学术界,叶陈刚和罗水伟则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按照法规和一定的标准,客观的收集和评估证据,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公允性、一贯性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查,并发表专业意见的监督、鉴证和评价活动。

我国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起步较晚,还尚未形成明确的审计主体、范围、标准及方法等,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以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为基础。我国从对社会责任报告的认识、关注到重视,整个阶段都远远落后于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以下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学者主要从明确审计主体和界定审计内容等方面做了相关研究。如在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问题上,johnson(2001)指出,在美国,对公司进行社会责任审计的机构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投资基金组织;第二类是社会公共利益监督机构,例如环境保护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等;第三类是公司自身进行社会责任审计。与johnson不同,carroll(1979) 提出了企业社会绩效模型,他的研究建议社会责任审计分三个维度,即企业社会责任的种类企业应对社会问题时采取的哲学企业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可能随企业所在行业的变动有所不同。richardbole 和 deannakemp(2005)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在澳大利亚的发展历程,认为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审计工作质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他们对社会责任审计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审计领域中的合理地位的展开讨论,以确保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工作能够持续的为公司管理层和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此外还研究了社会责任审计方法,认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与以财务会计为基础的方法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但最终是要发展到将社会科学和传统的审计方法相结合。

(二)国内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主要通过cnki文献检索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著作收集资料,再结合与老师的交流、讨论、指导来完善、完成论文的撰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heled j,natalia yakovleva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mining industry : explore trends in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s closure, 2004 (10): 223 ~225

【2】johnson,homer h.corporate social audits : this time around.business.horizon,2011(19):119~220

【3】周兰,彭昕.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程序与方法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8):34-3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