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BSC)的原理及其运用开题报告

 2023-01-18 09: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世纪初,先有了杜邦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以净资产收益率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括投资报酬、现金流量、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体系。随后,非财务指标的作用日益明显,因此,需要综合性的评价系统来评定,罗伯特#183;卡普兰和大卫#183;诺顿于1992年提出了平衡计分卡。它从财务、内部流程、客户与学习和成长四个层面来评价企业的绩效,结合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全面的进行评价。

平衡计分卡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工具,在战略计划和执行管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平衡计分卡通过用具体的指标来对战略目标进行细化,来分析进而改进方案,有利于核心目标的确定。并且,它在众多领域都可以运用,运用范围广泛。企业战略管理的必要性也促使平衡计分卡实行的需要。因此,了解平衡计分卡的原理及其运用也是一种趋势。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问题:

1、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

2、 平衡计分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平衡计分卡最早由上海的东大门咨询公司在1996年引进国内,孙永玲博士和毕意文博士在中国开展了平衡计分卡方面的管理咨询工作。进而平衡计分卡被国内许多产业开始知晓并付诸实践。许多理论研究也开始深入,先后很多文献出现,都对平衡计分卡这个管理理念进行详细阐述,让大家能更好地掌握对平衡计分卡的运用。

平衡计分卡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发展,孙永玲博士和毕意文博士在理论上的贡献不少。其在2003年7月发表《平衡计分卡战略指导》一文,提出在战略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能力发展和浮动薪酬奖励等内容,形成比较符合国内情形的流程。在国内引入这一战略管理工具要结合实际情况,要更加符合国情。目前,国内企业引入平衡计分卡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企业过度重视短期效益,缺乏长期战略规划阻碍平衡计分卡的推广,理论与实践的不完全统一,也是存在的一大问题。与国外研究相比,平衡计分卡在国内的理论与实践还比较薄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理论本身的创新较少,只是一味地照搬模式的话,难以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对于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的实践检验方面也存在不足,因此,需要不断研究与提升应用的广泛,使其发挥管理绩效评价的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在此次毕业论文撰写中,基本计划及方案如下:

1.2022年12月: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关于平衡计分卡的文献资料,并对每篇文献进行阅读并进行总结,写下读后感悟。

2.2022年1月:通过阅读文献后开始写开题报告,并继续搜集资料确定论文要写的大致内容,列出提纲,确定文章结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张继德,许小崇. 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 会计之友,2014,27:123-126.

[2] 韩芳,石晶. 为商业银行建立平衡计分卡可行性分析--以某银行营业部为例[j]. 网友世界,2014,13:109-110.

[3] 刘莫凡,林琳. 平衡计分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成因分析[j].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7,02:203-20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