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开题报告

 2023-01-17 07: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模式,依靠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的思想指导,大力发展制造业,国民经济蒸蒸日上,国力大增。而以民营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最为活跃的元素,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同时也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由于社会资本量的有限,社会优质资源的分配不公,公司上市的高门槛,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经营风险的担忧,导致现在很多新生的民营企业举步维艰,亟需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错失壮大的机会,被快节奏的经济发展步伐所淘汰。

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目前主要还是以社会上的私人集资较多,由于资金链的不稳定和国际经济大环境下的不景气,此类融资方式变得非常的难以预料,不少融资最后血本无归,将融资企业拖入万丈深渊。本文将拟提出创新型的融资方式及手段,从多个角度和方向进行分析,改善民营企业融资方式的现状,以致力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难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1)分析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所采取的一般融资方式和途径;(2)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目前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加以剖析和提出相关问题;(3)比较分析外资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结合三者之间融资所处的不同境遇,作为改善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较好参考实例。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从民营企业自身出发,如何通过改善民企业在融资环节的先天不足,解决融资困境;(2)分析目前社会上的各种金融机构,如何在处理民营企业融资上采取相对较合理的方式,给企业提供资金支持;(3)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如何优化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境。

写作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贺文华2014年10月在《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研究》中指出: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机构和民企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是大金融机构和民企间内部治理结构、组织行为的不对称。并提出解决的主要方式是提高信息透明度,一是要提高融资技术创新,二是要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实现信用信息共享,三是要发展中小民营银行,实现利率市场化。

吕如龙在《商业时代》2014年第27期上发表的《转型期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破解路径》中指出:我国民营企业融资贷款额低、融资方式单一、国家融资政策有重国企轻民企的倾向以及民营企业融资中介服务的不健全等要素制约了民企的融资,并提出民营企业要在培植内生性金融服务制度的同时,同银行以及其他金融部门构成互利共赢的市场化协作格局,在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参与民企的战略规划前提下,完善金融监管措施,以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风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在前期搜集并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2022年1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仔细研读,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研究状况、成果、观点,理清思路并写出论文提纲,修改完善开题报告。

2022年2-3月,针对论文完成过程中的问题咨询指导老师,并完成周记,最终形成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刘世云,黄佑军.基于信用体系建设的民营企业融资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2,(5):90-91.

[2]焦婷.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1):145-145.

[3]卞志国.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分析及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2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