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应对其进行严格的监控,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所以对其进行重点研究成为了目前会计理论界的首要任务之一。然而要对其进行严格监控,首要条件就是能够准确可靠地反映交易的信息,再者就是能够合理地运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但是目前我国对其会计问题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滞后。所以,对这一会计问题进行研究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反映和控制是其基本职能。但因为衍生性和杠杆性等特点使得衍生金融工具在传统的会计体系框架下反映的信息不全面、不真实,所以就更谈不上有效控制它。由于信息不足和反映不全面,从而使得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大打折扣,进而会误导信息使用者。为了能够解决好这个问题,自 1980 年以来,对这方面的研究有突出表现的代表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原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下同),他们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颁布了多项准则用来规范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另外,2006年 2 月我国也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其中有四个准则与我们将要讨论的内容有关,即第 22 号、第 23 号、第 24 号、第 37 号。尽管我国颁布的这些准则是第一次规范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因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发展创新,致使会计准则的制定相对来说还是有所滞后的。并且,就目前的新会计准则看来,各项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规范还是比较松散的,还没有系统的阐述,这会给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外,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及披露问题尽管在相关准则中做出了规范,但在操作性方面阐述仍然的不够详细。可以说,令所有利益方都满意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准则中发布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所以,本文将结合目前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披露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其进行探讨。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会计问题分析。论文首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方法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有区别于传统会计对象的特征,如高杠杆性,价值波动性、收益不确定性等,它的出现对现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理论所依附的各项核心观念提出了挑战。
第二部分主要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论文首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含义和一般标准进行简要介绍。接下来,论文的重点是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的研究。论文例举了在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面临确认难点时,iasc 已有的解决成果,并重点解析了我国会计新准则对会计确认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第三部分主要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首先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的基本问题:现有会计计量属性的比较;传统财务会计采用历史成本的原因;历史成本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局限性。然后,论文的重点是在新准则下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探讨。论文对新准则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可转换债券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了探讨。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
1988 年 6 月 iasc 接受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ica)的建议,联合开展了一个项目,并成立了专门的指导委员会,以制定出一些综合性的会计准则,来规范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的问题。2003 年 6 月,iasb 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第 1 号《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同时对金融工具准则作了修改。同年 12 月,修订并发布了 ias39 应用指南取代了前 igc发布的问题解答。之后几年里,iasb 对 ias39 做出了不同程度的修改,如对利率风险组合套期的公允价值套期会计、预期集团内部的现金流套期会计等部分的修订。 2007 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各界人士对金融工具会计的质疑,纷纷要求修改现行的金融工具会计。在这样的背景下,iasb 于 2009 年 11 月发布了 ifrs0《金融工具》取代之前的 ias32 和 ias39.该准则将金融工具的分类简化为两类:以公允价值计价和以摊余成本计价,并且提出混合工具进行整体处理而不进行分拆。这一重大变动,将对财务报表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对于是否提前采用该准则各过意见不一。同样地,iasb 也将衍生工具会计纳入了会议议程,并将在今后两年内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综上可以看到,iasb 将衍生工具并入金融工具准则中,并未提出一项单独的规定,而且目前是 ias32、ias39 向新准则的过渡阶段,衍生工具会计的未来发展还有待于新准则的推出。
国内: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26日,阅读资料,写出论文开题报告。
2022年1月19日-2022年3月10日,阅读大量资料并写出论文大纲。
2022年3月11日-2022年4月18日,根据大纲进行调研,搜集资料,写出论文初稿。
5. 参考文献
[1]张桃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3.
[2]廖子惠.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3]张明霞.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j].学习贯彻新制度,2014(11):50-5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环境洛伦兹曲线下企业环境财务指标运用的现状考核开题报告
-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基于电力供应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 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初探-以昆机为例开题报告
- 新一轮债转股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云南锡业集团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企业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税务筹划问题探讨——以江苏海企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开题报告
- 江苏化学纤维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开题报告
- 新能源企业盈余管理存在性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 事务所审计失败与风险控制案例研究——基于证监会对R所处罚公告的分析开题报告
- 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研究开题报告
- 恒大系险资举牌的动因及影响分析——以举牌万科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