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盈余管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尽管盈余管理更多的是损害大部分投资者的利益,而满足一小部分人的私欲,但我们不能否认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为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什么是盈余管理,什么诱使其发生,什么是其惯用的手段,又能采取怎样的防范措施,将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区分开来,并从治理层面上提出有效的盈余管理防范措施,从而充分发挥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
内容太少,请补充。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在借鉴国外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基础上,立足国情,正确认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旨在从治理层面上提出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希望通过该项研究能够对盈余管理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能够结合中国的国情,认清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诱因及惯用手段,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措施,最终发挥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具体笔者想从以下几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1、论述盈余管理的概念、特征
2、分析盈余管理的动因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主要从动机研究、盈余管理与内幕交易的研究、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方面进行研究。动机研究主要研究了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迎合监管动机。西方学术界从20年代90年代开始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研究盈余管理的动机。契约动机的研究主要从管理报酬契约和债务契约两个方面展开的。政府往往借助企业的会计盈余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这种监管机制就激发了企业管理当局运用盈余管理来应对监管的动机。
国内学者没有照搬西方盈余管理研究的模式,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存在股东独大,报酬契约不合理,经理人与股东利益相背离等现状,从盈余管理动机、手段和防范措施三方面进行研究。我国学者是从资本市场动因、报酬契约动因、债务契约动因、防亏或扭转动机以及保牌动机和避免政治成本动机来研究动机的。我国学者认为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有关联方交易、非经常性损益、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计项目管理,主要通过转变收益观念、完善会计准则和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外部监管和进行德治来进行防范。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8日-2022年12月10日,阅读资料,写出论文开题报告。
2022年12月10日-2022年 1月10日,阅读大量资料并写出论文大纲。 2022年 3月 1日-2022年 4月20日,根据大纲进行调研,搜集资料,写出论文初稿。
2022年4月20日-2022年4月30日,进行论文中期检查,报告论文进度,重点解决疑难问题。
5. 参考文献
[1]杨顺华,赵喜仓.对盈余管理的再认识[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3):75-78 .
[2]王华旭,刘远洋.浅析盈余管理及其动因[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8).
[3]刘志悦.谈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条件和动机[j].山西财税,2007(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环境洛伦兹曲线下企业环境财务指标运用的现状考核开题报告
-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基于电力供应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 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初探-以昆机为例开题报告
- 新一轮债转股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云南锡业集团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企业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税务筹划问题探讨——以江苏海企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开题报告
- 江苏化学纤维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开题报告
- 新能源企业盈余管理存在性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 事务所审计失败与风险控制案例研究——基于证监会对R所处罚公告的分析开题报告
- 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研究开题报告
- 恒大系险资举牌的动因及影响分析——以举牌万科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