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会计探讨开题报告

 2023-01-16 09: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低碳会计是伴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属于新兴的会计学科。发展低碳会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企业履行低碳责任以及实际节能情况统一归拢到会计衡量指标体系当中,能够在确认以及计量企业节能减排成绩的基础上,形成低碳报告,并对外披露,形成低碳财务信息,从而有效满足国家的环保要求,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由上能够看出,低碳会计是和低碳经济不可分割的。首先,低碳经济能够作为低碳会计产生的必要前提。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理念,能够借助技术与制度的创新来大力开发低污染的新能源,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数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企业必然会投入一定数量的资本,并获取一定的收益,这些都需要通过低碳会计来计算。其次,低碳会计能够促进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建立低碳会计可以将企业碳排放情况统一纳入到会计指标里面,为统一核算提供方便,同时也使得低碳经济发展更具科学性与目的性。

目前来看,低碳会计的产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需求。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企业会计核算不但要考虑到经济效益,同时还要考虑到社会效益。换言之,就是企业不单要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要追求维系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发展目标。假如企业一味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却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利益受到不可弥补的损失,最终也会使得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整体社会背景环境受到危害,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而且基于现实角度而言,低碳会计在我国发展也更具可行性。尤其是是在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部环境保护法之后,更是能够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法治支持,相应的就是,低碳会计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概括阐述:

(1)国内外关于低碳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的研究成果综述。该部分主要是从会计概念框架入手,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梳理。我国关于低碳会计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国外的研究文献较我国在研究范围和深度上显得更加丰富也更为成熟,我国需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开拓出适合我国的研究方向与思路。

(2)我国低碳会计规范中可以考虑采用的确认、计量与报告的方法。传统会计的概念框架外沿非常广,低碳会计又进一步深入了传统会计的内涵,这使得会计理论体系变得更为复杂。同时,低碳会计尚处在发展的初期,学术研究、实务运用上都还存在大量有争议的内容。考虑到会计作为一种核算工具和管理手段,其核心在于会计信息确认、计量与报告,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展开,为我国的低碳会计理论体系提供参考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低碳经济背景之下,传统会计的概念框架中引入了低碳因素,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方式也需要相应作出调整。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只有研究成果地不断更新,才能适应低碳发展的时代要求。 研究低碳会计就不得不提到环境会计,环境会计可以说是低碳会计的前身,低碳会计作为环境会计的分支而独立出来,在会计处理的各个方面都对环境会计进行了深化和发展。环境会计是国际会计学界将生态、气候、能源等因素纳入会计学考量范围所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早期研究成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F.A.Beams 和 J.T.Malin 在英国《会计月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章正式拉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 随后,对环境会计理论的探讨纷纷在各国的学者中展开,讨论的范围涉及到环境会计的研究内容、概念框架、政策准则等各个方面,研究方法也不局限于会计学传统方式,而是多学科多角度研究方法地系统运用,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和开创意义的研究成果。如U. limann(1976)提出了构建公司环境会计的系统及模型; Hines(1988)阐述了环境会计的具体特征;Gray(1990)评述了环境会计的概念内涵;Kloock(1990)将环境成本计算与制度性成本计算进行分割;Owen(1992)提出建立《绿色报告》模式;Solomon amp; Thomson(2009)进一步拓展了环境会计的基本概念等等。这都为日后低碳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8 年,以美国的Stewart Jones 教授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共同首次提出了#8220;低碳会计#8221;的概念,这预示着低碳会计就此产生。随后低碳会计研究逐步拓展开来,研究文献涉及的领域也不断扩展深化。Jan Bebbington(2008)开展了对碳交易会计处理的研究,认为需要在传统会计框架之上设置新的会计账户以满足碳排放交易的会计处理需求;Ratnatunga(2009)提出了对碳排放信息的管理和报告的思考等等。

在我国,一些学者也开始不断关注低碳会计问题,但我国现有的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相关工作开展得还不是很到位,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报告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来看,我国低碳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与低碳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2)对低碳会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不够深入,在低碳会计的理论研究方面,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而对于我国而言,目前在低碳会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亟待深入发展。(3)复合型的低碳会计专业人才较少。我国目前的会计从业人员大都缺乏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从而导致低碳会计发展缺乏专业人才储备,给未来低碳会计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思路 考虑到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对低碳会计处理的长期影响,以及我国推广低碳会计制度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主要可归纳出两条主线,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由一般到具体的研究思路,通过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并重,对比研究与个别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求我国低碳会计的发展路径和方向。

(1)以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作为理论依据,分析适合我国的低碳会计概念框架,为我国的低碳会计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写作前期进行了大量文献资料搜集工作,以调查分析法作为指导,通过书籍、杂志期刊、网络等途径,翻阅整理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低碳会计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以此作为理论依据,探讨了我国低碳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选择和处理。

(2)以国外低碳会计发展历程作为借鉴,为我国低碳会计发展打开思路、提供对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将理论寓于实践可以说是当前我国各项研究的弱点。如今国际上对于低碳会计的理论研究相对比较丰富,但是具体到我国情况却不太理想。由于我国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相关方面的研究本身就显得比较欠缺,与实证研究结合就更加力不从心。因此,需要特别关注我国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层面与国外的差距,适时地提出对策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张文静.低碳会计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1(7)[2]丁小丽,尚亚楠,丁时勇.低碳会计产生的必要性及其与传统会计的差异[j].会计之友.2011(25)[3]顾署生.低碳经济下我国环境会计实施浅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0(5)[4]谢晓峰.#8220;低碳经济#8221;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的影响和意义 [j].会计师.2010(2)

[5]徐兰.关于我国环境会计实施发展的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 科学校学报,2009

[6]陈小平;王德发;碳会计核算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2年10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