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开题报告

 2023-01-15 03: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种行业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市场的多变性使得会计人员在一定范围内不得不采取会计估算的方法确定会计期间的收益和损失。为了减少会计估计的随意性,降低财会报告的风险,重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成为必然。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亦称审慎原则、稳健性原则、稳健主义、保守主义等,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WTO的加入、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会计信息使用者面临的决策风险也越来越大,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从而,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成为必然。谨慎性原则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是为了减少会计风险而采取的一种文件做法。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谨慎性原则也是如此,若运用不当,不仅不能降低会计风险,相反的还会破坏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所以谨慎性原则的合理运用,对增强我国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会计谨慎性原则进行分析,通过阅读大量资料文献,首先对会计谨慎性原则的概念进行总结归纳,接着简单介绍我国谨慎性原则的演化进程,然后从经济学角度结合某一公司的实例对会计谨慎性原则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该原则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企业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由于市场条件不完备,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有待提高,以及相关法制法规不完善等问题,导致现如今谨慎性原则在我国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局限性,这将不利于谨慎性原则运用的普及和规范化。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实证研究逐渐增多,主要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研究方法和理论,内容多集中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的稳健性及其影响因素。

盛碧荷(2004) 认为, 应在会计制度的设计上对谨慎性原则的使用有所限制, 如将现行的会计制度相关内容#8220;柔性化#8221;改为#8220;刚性化#8221;, 以提高会计行为选择的科学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2年11月-2022年12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审定。

3.2022年2月,完成写作提纲并交指导老师审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王森.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物中运用[j].中国市场,2015,(06):92-93.

[2]贾具才.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物中运用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2,(15):143-144.

[3]杨志芳.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