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我国财政总收入中,税收占很大的比例。税收管理制度是税收征收制度的基础,没有有效的税收管理制度,就不可能有效地进行税款的征收。因此,我国的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论意义
自建国起至现在,中国税收征管模式经历了以下几个五个发展阶段,分别是: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历程,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改革逻辑思路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
从税收征管的几个要素出发,征管模式,信息化,机构设置,法律的制定及不断修订完善这几个方面侧面反映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逻辑嬗变,从中探究其中是否存在逻辑错误,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想法,并指出未来发展方向
主要选取美国、日本这几个发达国家的现行税收征管制度进行比较,得出我国是否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征管模式选择上,税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是否存在不适用的地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税收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研究 戴海先在《论税收征管改革若干问题》期刊中说道,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征管质量,加快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的选择。如何进一步完善现行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建设,就成为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建立的关键所在。 深圳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在《信息化环境下税收征管模式的构建》中提到)建立税务人员量化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绩效评估体系,提高员工满意度在基于工作流程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税收征管系统的记录支持下,建设税务人员工作量统计 和工作质量分析系统,考核税收执法责任及工作绩效,调整税务人员薪酬体系,建立能力评估系统,完善激励机制,尽量减少传统人事管理体系中的非量化考核系统和#8220;潜规则#8221;,建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个人绩效评估体系。 李雅峰在《我国税收征管改革浅析》中提到我国税收征管信息化程度不高:一是信息化建设仍未能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把信息化建设简单地定位于工程建设, 不注重计算机技术所发挥的实际作用, 手段与目的本末倒置。二是各类软件还没有实现统一, 数据不能共享。 (2)关于税收征管模式方面的研究 王娟在《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期刊中说道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模式中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一是分税制后,机构分设人员剧增、机构设置不合理,使税收成本加大;二是国、地税缺乏相互协调和联系机制,造成纳税人在办理涉税事项时,既要办理国税管理方面的事务,同时也要办理地税管理的事务;国、地税又没有统一的征管信息系统,征管信息不能共享,形成各自为政,给纳税人带来诸多不便和可乘之机。 王国清在《税收征管组织模式变革取向及其路径选择》中提出税收征管组织企业化取向改造的路径选择,选择以企业化为取向的开放型模式(一)建立扁平化的征管组织模式和板块化的征管组织格局(二)关注内部与外部的需要,完善内部结构体系(三)构建一种以纳税人为本、以市场为中心的价值创造体系。 赵晟在《税收征管模式的理性优化与现实选择》一文中提出要重视税收成本与税收效率。税收成本与税收效率的高低是税收征管法制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一个有效率的征管制度是以科学的管理,合理的人财物配置,用最少的征管劳动耗费,最低的税收征管成本,取得预期最大的税收收益。 (3)关于税收征管法制化建设方面的研究 林雄在《lt;税收征管法gt;中亟待解决的若干税收强制执行措施问题》中提出我国现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还存在一些#8220;该硬不硬#8221;的地方,《税收征管法》没有给予税务机关足够的征管权力。同时,现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又存在一些#8220;该软不软#8221;的地方,制约税务机关权力和保护欠税人知情权的力度明显不够。比如对于税务机关,法律没有明确赋予其冻结欠税人银行存款的权力,而在税收征管实践 中,税务机关往往需要采取冻结银行存款的措施来清理欠税。又如对非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违反依法强制原则。 张松在《关于修订lt;税收征管法gt;若干问题的再认识》一文中提出从1986年制定《税收征管条例》到1992年正式立法间隔是7年,再到2001年做大规模修订周期是8年,而自2001年《税收征管法》施行,同年修订,2013年第二次修订,周期越来越长的趋势已然明显。面对此种情况,我们认为在税收征管基本框架、模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应当将修订《税收征管法》的重心从周期越来越长的大规模修法转向规模较小、周期较短的修正案形式,一般两三年内即做一次修订。其优势在于修法的难度、压力较小,积少成多,一样能够解决问题。而且将历次修正案按照通过的时间将其内容作为《税收征管法》的附则处理,相关法律内容的变化过程非常清晰,便于读者对立法精神有更深入、全面的把握。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01日--2022年11月23日确定选题并提交 2022年12月01日--2022年12月31日搜集资料,撰写、提交、修改开题报告 2022年01月19日--2022年03月19日撰写、提交论文初稿;填写中期检查2022年04月11日--2022年05月06日按指导老师的要求反复修改论文并提交修改稿,提交外文文献及译稿 2022年05月07日2022年05月10日提交论文定稿版 2022年05月28日-2022年06月10日现场答辩
研究方法: (1)采用规范分析方法,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采用规范分析与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信息化条件下互联网企业纳税情况和税务机关征税情况进行分析,为深入研究我国税收征管做好铺垫。本文通过电子商务近几年发展现状,如阿里巴巴集团网络交易量不断攀升,与此同时相应税收征管措施没有跟上,征管过程中的漏洞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我国税收征管制度改革的基本设想
(2)比较研究方法,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国内外税收制度。 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现状描述基础上,与发达国家相应制度措施进行比较,得出我国存在哪些制度缺陷和不足
(3)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上主要着眼于现有的理论和文献综述,对我国税收征管制度改革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借鉴国外税收制度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找出我国税收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定量分析上,运用税收收入,征收成本等一些量化质量分析我国税收征管力度和存在的缺陷。
|
5. 参考文献
[1]邓文勇,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税收征管制度改革与评价》,湖南社会 科学,2008年第4期
[2]张炜,《对我国税收征管改革问题的思考》,财政研究,2011年第9 期
[3]宋丽,《关于改革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思考》,现代财经,2002年第3期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环境洛伦兹曲线下企业环境财务指标运用的现状考核开题报告
-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基于电力供应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 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初探-以昆机为例开题报告
- 新一轮债转股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云南锡业集团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企业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税务筹划问题探讨——以江苏海企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开题报告
- 江苏化学纤维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开题报告
- 新能源企业盈余管理存在性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 事务所审计失败与风险控制案例研究——基于证监会对R所处罚公告的分析开题报告
- 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研究开题报告
- 恒大系险资举牌的动因及影响分析——以举牌万科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