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影视剧作为电视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表征,它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社会思潮。近年来我国影视剧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呈现出以“大女主”为主要角色建构的特征,“大女主剧”成为当今影视作品的主流方向,掀起热潮。
1、理论意义
通过对“大女主剧”进行内容分析,从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视角出发,分析女性主义影视剧在消费文化社会中的起源、表现和特征,指出当今社会“大女主剧”热播现象的消费主义逻辑。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美剧《致命女人》自开播以来就频频登上微博热搜,这部女性视角叙事的美剧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热浪,其热度远高于美国本土。作为一个媒介产品,让消费者满意是它的终极目标。在表象背后,《致命女人》提取一切可供消费的因素,用以迎合广大受众的消费需求。而消费文化对受众主体的塑造,使受众对于快感的追求成为一种难以遏制的欲望和冲动。文章将对“消费主义文化”和“大女主剧”等概念做出解释,详细分析消费文化社会背景下“大女主剧”的热播现象,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在国内能够享有高热度、高评价的美剧《致命女人》的内容生产特点来探究国内女性主义影视剧内容生产的发展之道。
通过对消费社会中“大女主剧”热播的批判性分析反思可以发现国内女性主义影视剧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消费文化时代下如何做到既能够满足受众需求以获得经济效益,又能够以其优质内容教育大众来获取社会效益,达到一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统一。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消费主义文化是出现在西方社会的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思潮,主要属于社会学研究理论范畴。国外关于消费主义的研究经历了法兰克福学派消极批判的文化工业理论到伯明翰学派的中立“权且利用”的观点,最后又发展为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性研究。对于我国来说,消费文化理论属于舶来品,对其研究也是在国外原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继续的分析性也是批判性的消费文化研究。
国内关于女性主义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对近年来的热播“大女主剧”内容分析。其中包括张澍琼的《当代中国“大女主剧”的类型研究》、岳傲南的《从lt;延禧攻略gt;看“大女主剧”发展的思路》等文献对“大女主剧”影视内容特征和热播原因的中立研究,还有余梦帆及窦蓉等人对其传播内容及意义的批判性研究。
国内将消费主义和女性主义相结合的专题研究较少,主要是在对“大女主剧”进行探讨的文中稍微提到消费文化的社会想象,并针对这一社会现象对“大女主剧”盛行做出一些批判角度的分析。这其中主要有刘小波《大女主剧的流行于文化逻辑》、李依蓝的《觉醒还是催眠?——批判视角下的中国现代“大女主剧”》、郑娇娇的《消费文化视域下的“大女主戏”探析——以lt;延禧攻略gt;为例》,他们认为国内热播“大女主剧”在过度消费女性,消费文化,打造出了虚假的“女性主义”骗局诱导受众过度的娱乐化。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计划进度
1、2022.12-2022.3:完成基础材料收集。
5. 参考文献
[1]刘楚君.消费主义文化下的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研究——以《东京女子图鉴》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9(16):101-102.
[2]李依蓝.觉醒还是催眠?——批判视角下的中国现代“大女主剧”[j].声屏世界,2019(08):57-58.
[3]姜繁. 国产“大女主”电视剧的创作类型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9.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