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从1999年中国大陆高校扩招以来,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广受社会的关注,目前中国每年都有400-500万的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然而社会能提供的岗位也只有一百万左右,差距之大难以想象,大学生就业是个很严峻的问题,所以自主创业也是目前众多大学毕业生的选择,而调查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可以为未来的青少年学生们找出一条适合他们的创业之路。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伴随着政府政策引导与社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创业意识,就业方向也悄然发生转变。
通过对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调查研究,我们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在创业前准备的真实状况,分析大学生创业现状问题,还能通过调查,使同学们把课本的认知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也给大学生提出创业前的建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本题目将基于大学生毕业就业创业的现状,结合相关模型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尝试构建一套完备的大学生毕业创业选择体系。
同时将调研所得数据应用于该体系,对结果进行实证分析。
最后,基于模型和实证研究,探索提高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成功的途径。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国际研究现状: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最早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源头便是1947年2月哈佛商学院mba课程#8220;新企业的管理#8221;的开设。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期,基于创业型企业家对于美国及世界经济与社会结构的重要影响,美国百森商学院以蒂蒙斯教授为代表的几位优秀的经济学家预测到#8220;美国正处在一场静悄悄的大变革#8221;中,也就是所谓的#8220;创业革命#8221;,自此首次提出了#8220;创业教育#8221;的新模式。
从21世纪初开始,欧盟及其成员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高校在校生的创业教育政策,对高校创业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2至2022-1查阅相关资料2、2022-1至2022-3论文初稿完成,对整体思路和框架有清晰把握,并继续完善实践成果,总结实践经验;3、2022-4至2022-5终告完成
5. 参考文献
[1] 徐小洲. 国外中学 创业教育 [M].浙江.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2]李莉丽,龙希利.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浙江.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3]钟晓红.大学生创业教育[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4]任勇.中职生创业设计方案精选[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5]谭一平,叶坤妮.职校生创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6]傅兆麟,谢红霞,兰希秀.普通高校大学生创业与成功教育教程[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7]石国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M].研究出版社.2011[8]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教育[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9] 宋维佳,王立国,王宏岩.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M].东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0] 葛玉会,李肖鸣,申舒萌.大学生创业测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张子睿.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技能提升[M].科学出版社.2008.[12] 王汝淋.创业战略设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3] 张永成.创业与营业[M].京华出版社.2008.[14],张高辉,高耀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15],陈昌贵,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非经济学思考[J].教育评论,1995/5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