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对微信营销活动的参与度影响研究—-以仙林地区大学生为例开题报告

 2023-01-19 10: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微信是目前应用最时兴的即时通讯工具,它由腾迅公司于2011年初推向市场,至2015年底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

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4亿左右。

微信营销是基于微信诸多功能和积聚的大量用户群而发展起來的优质网络营销平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选取的调查研究对象为仙林地区的大学生群体,通过对该地区大学生对微信营销的行为反应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大学生群体对微信营销的了解程度和接收营销信息的情况,分析微信营销影响大学生参与其发布的营销活动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

写作提纲: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学者在微信营销、消费者行为和消费者购买行为方面的研究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提出了理论模型。

从微信营销影响因子、态度、微信参与度三个维度结合人口统计特征这个外部维度来作为大学生群体参与度研究的依据,并提出了相关变量的研究假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微信是2011年1月由腾迅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和网页即时发送文字、图片、语音甚至视频,还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等方式和功能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可以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给单个朋友或朋友圈,因此微信提供强大的公众平台、朋友圈和消息推送等功能。

观潮(2012)将微信产生的使命阐述为:一款社交产品的产生,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它产生商业价值的能力而非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

龙亚平(2013)认为微信营销的核心是要增加正向曝光量,是向精准营销迈进,使各个营销环节间形成用户流动的通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在结构上共分5个部分,根据以定性分析为前提,定性和定量分析互为依据的思路安排文章章节。

一、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从近两年微信营销这种营销方式投入市场后凸显的优势阐述这种新兴网络媒体的活跃生命力,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微信营销在对消费者的精细分析上的不足,随之论述了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意义,形成本文研究的格局,随之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运用的技术路线。

二、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在微信营销、消费者行为和消费者购买行为方面的研究情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向北.成长中的微信营销[J].广告主,2012,(10) [2]党俊琦.微信营销策略初探[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 (7) [3]刘亚飞.企业公众微信营销效果评估研究[J].教育与科技,2018 (08) [4]覃凯.微信在企业营销中的利与弊[J].新营销,2012 (11) [5]龙亚平.微信营销-基于SoLoMo的应用[J].商业研究,2013 (22) [6]吴茹双.微信用户使用态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技术接收模型理论[D],上海交通大学,2013 [7]王殿旭.微博营销对消费者品牌认知的影响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2 [8]张楠.大学生微博营销接触和使用情况调查-以上海地区大学生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1 [9]史淑珍.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服装的网络消费为例.西南财经大学[D]. 2011 [10]郭力.成都地区大学生接触快餐企业官方网站的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11]侯丙军.消费者满意度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1998 [12]简明,金勇进,蒋妍.市场调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3]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南方传播,2012 (07) [14]曹进,吕佐娜.大众文化视角下的#8220;新新#8221;媒介探析一以腾讯微信为研究对象[J].南方传播,2012 [15]沈模卫,沈勇,乔欲新.即时通讯工具使用体验及其使用动机和偏好的关系模型[J].应用心理学,2008 [16]曾露.即时通信的传播特点及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0 [17]平金珍,梁晓强.浅谈企业即时通信系统的实现[J].信息系统工程,2010 [18]王潇雨.微信使用者使用行为及意图探讨[D].兰州大学,2013 [19] Oliver Richard. A Cognitive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atisfaction Decisions.Journal of Markting Research, 1980,(17) [20] LaBarbera P A,David Mazursky.A Longitudinal Assessment of Cunsumer Satisfaction/Dissatisfaction:The Dynamic Aspect of Cognitive Process-Journal of Marketing,1989,(53) [21] Dick Wei,Evan Zhou.Tencent Weixin-Welcome to the Age of Mobile Internet[R]J.P.Morgan:Asia Pacific Equity Reseawch,2011,(11) [22] Slyke C V,Llie V,Parikh M,Courtney F.Paper Vers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The Effects of Access on Physicians''''''''Decisions to Use Complex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J] .Decision Sciences.2009,40(2) [23]Fazio R. H.Multiple Process by Which Attitude Guide Behavior:The Mode Model as Integrative Framework[J]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90,(23) [24]STEPHANIE.Broadcasting Information Via Display Name Instant Messaging[C] .Pr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ACM Special Interests GROUP Conrerence on Supperting Grouo Work,2005 [25]Fishibein M,Ajzen I.Belief Attitude,Intertion and Behacio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M].MA:Addison-Wesley Rearding,1975 [26] Fishibein M,Ajzen I.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M].NJ: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198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