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电力行业的持续、协调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而有效的电力监管是维护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电力业务许可管理是电力监管的一项主要内容,是电力监管机构履行职责的重要手段。对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制度进行评价,不仅是对现有制度的总结,而且能够发现现有制度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而进行完善,从而提高电力监管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对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制度进行研究,有利于全面理清现有电力业务许可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进程,建立更加完善的电力业务许可制度,同时完善的电力许可制度更加有利于电力监管机构有效的监管电力市场,从而促进建立更加规范、有序、稳定的电力市场;电力行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对电力业务许可证制度的评价和完善能够为我国其他自然垄断行业提供宝贵的经验,从而逐步完善各自然垄断行业的监管。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研究将从现有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制度出发,分析影响其实施效果的各种因素,依此为基础对用户展开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得出影响电力业务许可证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及重要程度,给出改进措施。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分析现有电力业务许可证,总结可能影响实施效果的因素,并依此展开调查;
2、分析调查结果,找出影响实施效果的因素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结构方程模型(sem)是一种多元线性的统计建模方法,它综合了经济计量、社会计量和心理计量学领域的统计分析方法,并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中。
结构方程模型的理论原理最早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完善,1973年,joreskog提出了结构方程模型的原始构想,第一次把它分为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两个部分。到了20世纪90年代,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开始推广,bollen(1989)在其著作>中对结构方程模型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21世纪后,国外关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相关文献的数量大幅度增长,有专属期刊>刊登相关论文和实证研究,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软件也不断更新,包括lisrel、eqs、calls、amos和mplus等。
国内对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的时间并不长,20世纪90年代起,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学者开始大量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其研究成果也更加成熟。侯杰泰(2004)出版的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性介绍结构方程模型原理和lisrel的著作。大陆学者对sem的研究文献大都集中在最近几年,而且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结构分析模型的实际应用,很少对sem的原理进行研究。结构方程模型也经常运用于顾客满意度的评价研究中,国内学者有不少关于结构方程模型和顾客满意度的研究。如陈卓亚(2006)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某汽车经销商的顾客满意度进行分析,在前人总结的顾客满意度模型上加入了品牌形象这个潜变量,结果表明,维修环节对顾客满意度的贡献最大,这也是经销商要重点关注的方向,但研究只分析了路径系数,没有计算满意度指数;赵智晶、吴秀敏(2010)对成都市266个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查,建立了农民工工作满意度高阶测量结构方程模型(hcfa),研究结果发现社会保障是提高农民工满意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未计算满意度指数;姚恒、刘敏和高凌峰(2013)对某建筑施工企业的顾客满意度进行研究,引入acsi和ccsi的修正模型,并用偏最小二乘pls路径建模,计算出满意度指数为85.1,满意度较高。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电力业务许可证的现状及对其进行评价的意义,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目的;
第二部分是理论准备,界定电力业务许可证实施效果,确定影响电力业务许可证实施效果的指标体系;介绍结构方程模型的相关理论;
第三部分是对影响电力业务许可证实施效果的指标进行量化,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计算对现有电力许可制度的满意度;综合分析确定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及影响性质和重要程度;
5. 参考文献
【1】席爱民.中国电力业务许可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张建.我国电力业务许可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其完善建议[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