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发酵肉制品生产过程中应用了微生物发酵工程,使得产品具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保质期长等优点,由于微生物及酶的作用,使肉制品发色充分,保持鲜艳、玫瑰红色。其主要质量问题是微生物超标严重,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残留量超标严重等,加工企业为了提高肉制品产量以及缩短上市周期而大量使用含激素的饲料以及瘦肉精、在加工过程中添加有毒添加剂(防腐剂、人工合成色素等)、仓储温度等不符合生产标准流通过程中产生了很多腐败、变质肉制品,而政府质检部门的主要监管职责是肉制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监督和日常卫生监管、进出口农产品和食品,但是发酵肉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检验标准滞后、免检制度滋生腐败等等,这些监管漏洞会成为加工企业逃脱违规责任的侥幸之处,导致加工企业对发酵肉制品质量安全的不负责任,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其不重视质量监控的行为会直接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
所以本文通过对政府质检部门和加工企业的演化博弈分析,可以得出政府质监部门和加工企业选择何种措施可以加强对发酵肉制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本文的选题意义在于分析政府质监部门和加工企业监管行为对提高发酵肉制品安全性的重要作用,同时分析如何树立政府监管部门的良好声望并解决政府的寻租行为。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① 梳理有关肉制品质量安全以及演化博弈的相关文献和期刊;
② 影响发酵肉制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以及国家检测标准:有毒添加剂、含激素饲料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林闽钢、许金梁在我国转型期食品安全问题的政府规制研究(2008)中,指出由于我国市场机制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李睿在肉制品的质量监管与控制研究(2012)一文中,指出了肉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的两大重要漏洞: 监管模式的缺陷和监管技术的落后。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首先,本文将在问题提出的基础上,基于研究背景进而回顾相关理论与文献,初步分析发酵肉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影响机制。
其次,基于政府质检部门与加工企业对肉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设定参数,描述在加工企业行为选择下政府质检部门的应对行为。
再次,建立演化博弈模型,根据博弈矩阵和方程,得出ess组合,并进行演化路径分析。
5. 参考文献
[1]曾蓓,崔焕金.食品安全规制政策与阶段性特征:1978-2011[j].改革,2012(4):23 -28;
[2]akerlof g a.the market for#8220;lemons#8221;: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488-500;
[3]tirole j.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jean tirole[m].cambridge,ma: mit press,1988:361-36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