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提出到现在已经15年了,这一历久弥新的理念,随着时代车轮的滚滚前进,愈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递增,垃圾围城现象日趋严峻。有效的垃圾分类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废弃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数量,改善居民生存环境。生活垃圾中许多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60%以上。之前我国垃圾处理的方式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溅、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环境。垃圾分类能有效节约原生能源,改善环境质量,带动绿色发展,引领绿色生活。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单独投放,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推广PPP模式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国把城市垃圾处理作为政府全权提供的社会服务之一,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激增,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情况逐年增加,主要以日常生活污染带来的情况最为严重,传统的政府供给模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要求。将PPP模式应用到垃圾分类中,可以和私人企业进行合作,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有效的交给私人企业完成,提高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工作效率。同时,在PPP项目运作的同时实施绩效评价,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项目各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等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实施绩效评价的目的也是为了社会资本能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和提升公共服务效率。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ppp模式在社区垃圾分类中的具体应用以及针对该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
关键问题:政府和私人部门在该ppp项目中的职责划分以及ppp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设定
写作提纲: 论文主体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引言、ppp模式的特质分析、垃圾分类ppp模式的应用、垃圾分类ppp项目的绩效评价、结论。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中国学者研究ppp模式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主要侧重于理论研究,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实际应用的研究很少。沈欣(2020)通过立法先行、领导重视、顶层设计、全民发动、全程分类五个方面对上海市垃圾分类的主要做法进行了阐述,作为垃圾分类46个先行城市之一的上海目前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其他城市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开展有了指导意义[1]。毛庚仁,张永新(2010)等分析了三种处理不同垃圾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提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当务之急不单单是寻找最佳的处理技术,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方式增强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促进环境成本的内部化”,并提出优化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对策[2]。李仕林(2002)等人以重庆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 ppp 项目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大量数据,并制定了相应的垃圾处理市场化计划。他指出城市垃圾处理 ppp 项目与市场化不同。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 ppp 项目中,政府无法避开私营企业的财政补贴[3]。 柯永建(2008)提出类似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bot 模型也适用于处置相对分散,污染物排放量小和私营部门较小的居民的固体废物[4]。朱占波(2008)分析了 ppp 模型在垃圾处理领域的可行性分析和必要性。并解决了公共部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困难;此外,垃圾处理市场发展潜力无限,垃圾处理不当造成的污染严重[5]。 左青波(2008)讨论了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并简要介绍了 ppp 模型的定义和分类。研究了 ppp 模式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6]。白彦峰(2016)分析了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中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受到城市化和垃圾处理“三化”要求的挑战。结合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的特点,建议采用混合 ppp 模型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服务提供服务,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7]。韩帅奇,李明珍,杨天天(2015)在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论证了 ppp 模式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可行性;通过分析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在废物处理过程中的现状,构建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新模式;最后,对公共部门和公司应用 ppp 模型提出了有效的建议[8]。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选定论文题目,确定方向,提交开题报告(2022年12月10日前)
第二阶段:阅读各类书籍,完成初稿(2022年3月10日前)
5. 参考文献
[1]沈欣,陈博蔚,杜欢政.上海市垃圾分类经验以及对长三角地区的启示[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20,13(09):19-22.
[2]毛庚仁,张涌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焚烧法的可行性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 2010(09):12-16
[3]李仕林.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市场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2,4(4):1-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