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与城投债的投资风险对比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05 11: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理论意义。本文所研究的范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是财政及其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地方政府新的发债融资工具箱里的主要种类之一,专项债券对融资平台具有很强的替代作用,尤其是专项债是以债券形式进行的直接融资,从而减轻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积累,通过市场化的投融资交易,规避了地方隐形债务问题。在隐性债务风险持续防控下,以项目收益专项债为主的新增专项债将逐渐替代以往融资平台在基建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地方政府融资功能,这对缓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无疑也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投资风险,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共财政管理认识,有助于研究者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公共财政理论。

相较于产业债,城投债在发行主体、资金运用、拆债资金来源等多方面和产业债都有很大区别。城投债的特殊性也使对其研究应不同于一般产业债。因此,占我国债券市场半壁江山的城投债投资风险研究显得更为重要。目前为止,我国城投债文献较少且不完善,大多数只是照搬产业债的分析因素,并没有针对城投债自身特点找出真正影响城投债的因素。因此,分析我国城投债的投资风险,有助于有效认识城投债的信用风险并进行预警提供研究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与城投债投资及现状分析

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与城投债投资存在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以tiebout musgrave和oates(1967)为代表,他们主要研究了政府举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他们认为:在特定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在合理范围内举借债务是可取的,这不仅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而且还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社会生产效率。joseph eugene stiglitz(1986)在对该现象进行研究以后得出以下结论:政府债务的风险大小取决于债务资金的利用方式。alessandro missile(1997)以经合组织成员国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财政政策稳定性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影响。alessandro missile经过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在合理范围内举借债务有利于经济增长。

国内学者:考燕鸣、王淑梅、王磊(2012)在分析地方政府债务违约事件后,一致认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根本原因是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内在原因是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经济体制与财政体制改革不彻底刺激了地方政府举债要求;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失控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债务管理不规范;一些不可抗力因素也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例如自然灾害。黄芳娜(2012)通过对我国现行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分析得出: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体制原因是不合理的财政体制关系,非体制原因是地方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预算软约束也客观上地为地方政府举债提供了机会。张雯(2011)认为,对于城投债的信用风险来说,其风险更多的还是来自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以及增信方式所带来的相关风险,相对来说城投平台自身的风险对城投债的信用风险影响较弱。王攀攀(2012)通过模型分析,单纯从发债主体角度,信用等级、资产规模和债券设计等因素将会影响我国城投债的信用风险等级。孔祥龙(2014)通过研究指出,地方政府收入越高,该地方的投融资平台所发行的城投债的风险就越低,同时地方投融资平台所隶属的地方政府的行政级别越高则其发行的城投债的信用风险便越低。宋佳佳(201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城投公司自身的营运模式和当地地方政府的收入情况将会对城投债的信用风险产生极大的影响。于慧颖(2016)认为,城投债的信用风险主要受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制度风险以及城投公司自身风险这三个因素影响。潘俊等(2017)通过分析指出,我国城投债的信用风险主要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城投公司所处行业的行业情况、城投公司自身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债券增信方式所带来的风险、地方财政收入以及信息透明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袁乐平和肖妍(2017)通过对实证分析发现,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情况下,我国颁布的针对地方债的新的管理办法明显提高了城投债的信用风险;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之间的关系分界线越明显,那么我国新的地方债务管理办法就会使得城投债的信用风险提升。郑鸬捷(2018)认为,对于城投债的信用风险的分析可以从投融资平台自身、债券自身和地方环境这三个角度进行切入。

现有文献的不足:(1)研究内容过于集中。关于地方性政府债务和城投债的风险研究都集中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的探讨上,对其他影响因素的影响少之又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月10日之前,提交开题报告。

要求:查阅相关资料(以近三年核心期刊中与本选题紧密相关的文章为主,不少于15篇),将其观点概括整合成“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论文题目、基本研究方法(规范分析还是实证分析,及具体研究工具)和基本思路。上述内容均在开题报告中反映。开题报告需提交打印稿及电子稿。

2.2022年4月15日之前,提交论文提纲和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charles-m.tiebout. the changing views on debt management [j].monetary economici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2007(9): 43-59.

[2]macklem t.some macroeconomics impications of rising levels of government debt[j].peace science society(international),2009(13):25-37.

[3]alessandro, missale,pierpaolo henigno. managing the public debt in fiscal stabilization evidence[j].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2(8):22-3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