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全球升温问题越来越严重,地球气候风险越来越高,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因此,多数发达国家在实现碳排放达峰后,明确了碳中和的时间表。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不仅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也是基于科学论证的国家战略,既是从现实出发的行动目标,也是高瞻远瞩的长期发展战略。
然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显然对于实现“碳中和”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还未针对“碳中和”这一目标进行具体的财税相关的政策出台,本研究致力于分析我国目前的财政情况与税法机制,合理探讨能够促进“碳中和”的财政政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目前我国促进“碳中和”相关政策研究方面,焦小平(2021)系统提出六点对策:一、依法治理,财政部尽快形成财政支持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二、立规善治,建立行业碳减排计量,监管执法,维护市场秩序,优化公共服务,营造优良市场环境;三、发挥经济手段的基础调节作用,谁污染谁付费、谁减排谁收益,尽快确定碳税相关事宜;四、发展碳市场,降低社会减排成本;五、加大环保意识教育,鼓励全民参与减排;六、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共商共建共治。李俊峰(2021)认为中国要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过短,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建立中国的减排市场是最紧迫的挑战。齐绍洲、柳典和李锴(2019)等人对公众是否愿意为碳排放付费发出疑问,并根据调查数据提出建议: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设计不同的“碳中和”产品,要增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王灿(2020)认为政府、企业和个人在迈向碳中和愿景进程中具有至关重要而又各有侧重的作用,需要科学的政策体系以形成系统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资本和人才朝着碳中和技术创新和市场化推广应用方向快速汇集。
在财政政策研究方面,nicholas stern, annavalero(2021)认为健全、稳定和可信的公共政策、持续和长期的公共投资以及对增长的承诺,在引导和促进私营部门投资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解决一系列市场失灵问题,需要一套不同的政策工具,包括碳定价、支持清洁研发和监管设计所需的投资和创新。庞军(2021)认为碳排放权交易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与全国碳市场机制设计有着密切关系,其中碳排放配额总量大小、初始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方式以及行业覆盖范围对碳交易价格及市场规模、减排成本及减排效果都有着重要影响。翁智雄(2021)研究认为外部性理论表明碳排放带来外部不经济引起市场失灵,庇古和科斯理论分别通过补贴(或税收)与产权交易实现外部性内部化。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正从试点地区逐步走向重点行业开展的全国性交易阶段,以可再生能源补贴为主导的补贴政策也在不断优化调整,碳税制度仍处于从研究探索到政策实践的过渡阶段,这三项措施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市场化政策。应加快构建分阶段、分行业的全国碳市场发展路线图,深化碳税政策研究并尽早推动实施,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补贴政策效能。
在碳税政策研究方面,alfredo m. pereira, rui m. pereira(2016)以葡萄牙新碳税为例说明碳税存在的必要以及碳税对环境的影响。李显雅(2018)分析了碳税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而研究了欧盟航海碳税政策的先进经验,为我国建立碳税制度提出几点启示。周迪(2020)以广东省为例做实证研究发现碳税冲击下能源消费量下降,最明显的为煤炭,其次是火电;碳税冲击也能显著减少各部门对煤炭的消费量;碳税政策对广东省 gdp 和社会福利有负向作用,但对总体碳排放强度有正向作用。熊倪(2021)认为碳税税率冲击会使得环境质量改善,但是会使产出水平下降;碳排放补贴率冲击会使得产出水平上升,但是会使得环境质量恶化。若提高碳税税率会使得环境质量改善更加显著;若提高碳排放补贴率会使得产出水平上升更多;因此,同时实施碳税政策与碳排放补贴政策时有可能达到产出水平与环境质量双赢的局面。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指导老师与所指导学生见面,进一步确定论文选题,并进行第一次指导。
2、2022年12月,由学生按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初稿,交给指导老师审查。
3、2022年3月,由学生收集与选题相关资料,提交论文大纲,经指导教师审阅修改后定稿;
5. 参考文献
[1] nicholas stern, anna valero,innovation,growth and the transition to net-zero emissions,research policy,volume 50,issue 9,2021,104293,issn0048-7333,https://doi.org/10.1016/j.respol.2021.104293.
[2] 庞军.碳中和目标下对全国碳市场的几点思考[j].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03):19-2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