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15年5月以来,中国股市发生剧烈动荡,股价一路暴跌,给经济市场造成巨大破坏,被称为#8220;中国式股灾#8221;。
本次股灾再次暴露了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许多漏洞和不足。
随着金融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完善金融行业的法律监管制度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立足于,并从本国国情出发,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和自身结构特色对目前的金融监管手段、模式、立法及一些具体法律制度等提出有效的完善对策,提出应对当前金融风险、防范今后金融危机的某些方法首先阐述金融监管、金融危机、股灾、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等概念理论,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此次#8220;中国式股灾#8221;发生的具体情形以及股灾、金融危机和金融监管的关系。
其次以本次股灾为视角,分析股灾中暴露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主要问题。
强调再次暴露的旧问题,提出出现的新问题,全面、具体、有特色的分析此次股灾在监管层面的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部分学者注重银行监管理论方面的研究:thakor和anjanv详细介绍了博弈论在金融监管领域的应用,认为金融创新活动是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之间一场永恒的博弈,创新具有不断突破银行监管的内在动力,而相对静态的银行监管又不得不时刻面临着来自创新的挑战,这就迫使监管当局要对各种创新及时做出反应。
kareken、neil(1983)、clark(1988)、spierings(1990)等人认为银行监管是出于对公众公共利益的考虑,目的是维护普通民众对银行体系的信任。
mishkin(1999)和chant(2003)等人认为银行监管的首要目标是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如果银行缺乏最低限度的监管和有效的治理框架,将难以顺利运转。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法,通过比较国内外金融监管体系现实基础以及运作特点来更清楚的定位国内金融监管体系;归纳与演绎法,在分析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可行性分析:目前我国金融监督体系依旧存在问题,金融监管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较远,而随着世界金融的碰撞,我国金融市场面临极大的挑战,要应对此挑战,对金融监管体系的要求更加全面,因此,从法律层面分析我国金融监管行业的现状,发现体系漏洞,提出可行的规格措施。
3.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
5. 参考文献
[1] 林采宜. :制度之殇:2015年股灾反思[j]. 金融客. 2016(01) [2] 谢卫:整治金融乱象重在加强金融监管[j]. 群言. 2016(01) [3] 赫凤杰:a股市场杠杆交易与监管[j]. 财经科学. 2015(11) [4] 蒋岩波: 股灾及防范对策研究[j]. 当代财经. 2001(11) [5]杨文云:《论中国金融全球化区域化进程中金融监管法律的协调》,载《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第8期。
[6]潘金生:《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比较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7]孙涛:《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载《世界经济》,2002年第2期。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