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商业贿赂作为一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公平竞争的违法行为,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国法律规制和社会治理的重点。
我国自2018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以来,进一步加大了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打击力度,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商业模式的日益更新,商业贿赂的形式也呈现出更加隐蔽、复杂的特点,传统法律规制面临着新的挑战。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商业贿赂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长期以来受到各国学者和立法机关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贿赂行为呈现出更加隐蔽化、复杂化和跨国化的趋势,对其认定和规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中的商业贿赂认定及适用问题展开,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下商业贿赂认定的难点商业贿赂行为的隐蔽性导致取证难、认定难。
“交易惯例”与商业贿赂的界定模糊,容易混淆。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对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中的商业贿赂认定及适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研究阶段: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文献资料,了解商业贿赂的概念、特征、认定标准以及国内外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2.案例分析阶段:收集整理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以来,各级法院审理的商业贿赂典型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提炼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商业贿赂认定和适用方面的特点、难点和问题。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后的最新动态和实践问题,将新法实施情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力求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2.重视互联网背景下新型商业贿赂形式的分析,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探讨新型商业贿赂的认定标准和规制路径。
3.注重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比较分析,力求提出更具说服力的观点和建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陈志民,王健.反不正当竞争法视野下商业贿赂的认定及规制[j].法制与社会,2022(14):176-178.
[2] 邓峰.论商业贿赂的认定标准及治理路径[j].法制博览,2023(06):186-189.
[3] 张俊.新时代商业贿赂犯罪的认定与防控[j].法制博览,2023(03):123-12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