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意义:积极探索农民宅基地退出机制,引导农户有序退出,对于盘活农村大量闲置资产,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优化城乡建设用地配置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研究概况:欧阳安蛟等认为,在政府激励政策下,农村宅基地退出既包括宅基地使用权人自愿退出现有的宅基地和主动放弃合法宅基地的申请,也包括在特定条件下强制收回农民一户多宅面积超标等违法占用的多余宅基地,通过新农村建设项目对宅基地进行整理、置换的退出情形。张秀智等认为,在保护耕地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前提下,农村宅基地退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宅基地整理复垦,即通过村庄整理缩小宅基地使用面积,并将整理出的土地复垦为耕地或林地;二是通过农民主动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减少农村建设用地总规模;三是通过其他途径将宅基地转为其他用途的建设用地。单金海认为宅基地使用权退出仅指宅基地使用权人的自愿退出,他强调宅基地退出必须遵循自愿有偿原则,成熟一个退出一个,不得强迫农民退出。
参考文献: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在观察、总结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基础上,描述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现状,研究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发展现状、问题及成因,加快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思路构想及对策措施。探讨制约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以便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从而更有效的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开展。
研究内容:
(1)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发展历程。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查阅、分析研究现有相关研究文献,以获得有益的启示。然后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国内学者对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发展问题提出的有效对策,根据这些对策,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有效对策,并对这些进行整理得出结论。
技术路线:前期通过调查研究文献的搜集与整理运用文献综述法、经验总结法现阶段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发展问题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存在问题及意义对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对策及建议总结
可行性分析:
4. 研究创新点
(1)本文在观察、总结农村发展的基础上,描述了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现状及意义。
(2)在现有的文献中对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概括,并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及建议。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017年1月1日2017年1月10日:
进行前期准备,搜集、阅读相关资料。
(2)2017年1月11日2017年1月20日: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基于高分一号的洪泽湖水体面积提取及其季节性变化影响因素开题报告
- 牡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与趋势研究开题报告
- 农村宅基地置换对农民土地权益的影响——以江苏省A市为例开题报告
- “三权分置”制度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比较分析研究开题报告
- 农户土地流转风险认知对其土地经营的综合影响——以河南信阳农村地区为例开题报告
- 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满意度研究开题报告
- 基于指数和法的丹朱镇下霍村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开题报告
- 可行能力视角下被征地农民满意度研究——以南京市为例开题报告
- 人口老龄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不同规模城市的比较分析开题报告
- 产城融合导向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约束下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