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时间分异及动态变化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12 12: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意义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运行难度较大的国家,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高速增长的经济水平及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导致城市建设用地急速扩展、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最终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大量的资源浪费。南京地处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密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是我国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的大城市;另一方面,南京市土地利用强度高,人地矛盾尖锐,城市土地供需矛盾和各类土地利用问题较为突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已经引起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若不及时定量分析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南京市土地资源后备短缺的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这会制约着整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南京市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问题对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极具典型性,研究并分析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土地利用结构时间分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定量及定性的原则,以江苏省南京市1996年至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数据,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研究并分析南京市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的时间分异,并系统的分析南京市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形成的原因,并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对南京市及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本研究通过采用南京市1996年至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的用地面积数据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与材料, 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有关结构数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区域土地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结构分异的定量分析,并借助于种群生态学中生命表的分析方法进行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对南京市及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文献综述法。通过在网上及图书馆的查询,得到相关课题文献,然后对既有文献进行归纳和评论,在比较中加深对研究问题的认识。

(2)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有关结构数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区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结构分异的定量分析,并借助于种群生态学中生命表的分析方法进行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技术路线

前期准备工作(理论综述研究)→研究区概况→南京市相关数据搜集与处理→①时间分异分析②动态变化分析→提出政策和建议

可行性分析

1.近年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相关问题做了研究,针对经济发达地区,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研究分析也较多,有较多的文献可以参考。

2.指导老师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指导有力。

3.本人已具备相关的知识结构,本人是土地资源管理系学生,学习过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等专业知识,能够充分利用学科优势。

4.研究地区选择为南京地区,便于资料收集。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1)选择南京市土地资源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区域土地的代表,以南京市1996年至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数据,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研究并分析南京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的时间分异。

(2)合理进行学科交叉,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有关结构数量分析的方法, 进行研究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结构分异的定量分析, 并借助于种群生态学中生命表的分析方法进行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计划时间

预期进展

2013.12.162014.1.15

前期准备,阅读相关理论资料

2014.1.162014.2.15

通过年鉴、网络查询及走访实地搜集资料

2014.2.162014.3.15

整理、筛选、分析数据

2014.3.162014.4.10

构建模型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

2014.4.112014.4.30

系统分析并得出结论,完成论文初稿

2014.5.12014.5.18

论文修改、定稿及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