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increasingly依赖移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商务活动和娱乐生活。
然而,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终端设备的多样性以及无线通信的易攻击性,也使得用户信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风险。
因此,研究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加密和隐藏技术,对于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加密和隐藏技术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分析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安全威胁:研究移动互联网环境的特点,分析移动互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如数据窃听、篡改、伪造、拒绝服务攻击等,以及移动终端自身的漏洞和风险。
2.研究信息加密技术:研究对称加密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混合加密技术等,分析各种加密算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并针对移动互联网环境的特点,研究轻量级加密算法、基于人工智能的加密算法等,提高信息加密的效率和安全性。
3.研究信息隐藏技术:研究基于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的信息隐藏技术,分析各种信息隐藏算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并针对移动互联网环境的特点,研究鲁棒性强、隐蔽性高、容量大的信息隐藏算法,提高信息隐藏的安全性。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并遵循以下步骤逐步开展:
1.文献调研阶段: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加密和隐藏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挑战,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需求分析阶段:分析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安全需求,研究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安全威胁和风险,明确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3.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基于信息加密和隐藏技术的移动互联网安全解决方案,包括算法选择、协议设计、系统架构等,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和安全性评估。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移动互联网环境的特点,研究轻量级加密算法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加密算法,提高信息加密的效率和安全性。
2.研究基于多媒体信息的信息隐藏技术,例如基于图像、音频、视频的信息隐藏算法,并结合深度学习等技术,提高信息隐藏的隐蔽性和鲁棒性。
3.结合移动支付、社交网络、移动医疗、物联网等典型移动应用场景,提出相应的安全解决方案,并进行安全性评估和分析。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贵林,张焕国,王春露.物联网安全综述[j].软件学报,2019,30(07):1971-1993.
2. 邓勇,张敏,文伟平,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联网数据安全存储方案[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9,56(02):345-355.
3. 谢立华,王伟,张焕国,等.基于边缘计算的物联网数据安全保护方案[j].软件学报,2020,31(02):450-46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