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现有的 led 白光灯有三种,第一种是比较成熟且已商业化的蓝光芯片 黄色荧光粉来获得白光,这种白光成本最低,但是蓝光晶粒发光波长的偏移、强度的变化及荧光粉涂布厚度的改变均会影响白光的均匀度,而且光谱呈带状较窄,色彩不全,色温偏高,显色性偏低,灯光对眼睛不柔和不协调。人眼经过进化最适应的是太阳光,白炽灯的连续光谱是最好的,色温为 2500 k,显色指数为 100。所以这种白光还需要改进。
第二种是紫外光或紫光芯片 红、蓝、绿三基色荧光粉来获得白光,发光原理类似于日光灯,该方法显色性更好,而且 uv-led 不参与白光的配色,所以 uv-led 波长与强度的波动对于配出的白光而言不会特别地敏感,并可由各色荧光粉的选择和配比,调制出可接受色温及演色性的白光。但同样存在所用荧光粉有效转化效率低,尤其是红色荧光粉的效率需要大幅度提高的问题。这类荧光粉发光稳定性差、光衰较大、配合荧光粉紫外光波长的选择、uv-led 制作的难度及抗 uv 封装材料的开发也是需要克服的困难。
第三种是利用三基色原理将r g b 三种 led 混合成白光,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经过荧光粉的转换而直接配出白光,除了可避免荧光粉转换的损失而得到较佳的发光效率外, 更可以分开控制红、绿、蓝光 led 的发光强度,达成全彩的变色效果(可变色温),并可由 led 波长及强度的选择得到较佳的演色性。但这种办法的问题是绿光的转换效率低,混光困难, 驱动电路设计复杂。另外,由于这三种光色都是热源,散热问题更是其它封装形式的3倍,增加了使用上的困难。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LED光源的光强度及其色温等形成的照明环境对植物成长规律、人眼的视觉舒适度都有明显的影响。研究LED光色度动态可调的照明控制技术有利于优化白光LED光谱对应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照明需求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本题目要求基于三基色白光LED的光学特性,研究其混合照明的整体效果和性能。预期目标:本课题旨在利用MATLAB实现三基色白光LED混光系统设计。根据三基色白光LED的光学特性,研究其混合照明的整体效果,并记录试验期间各项数据,选取出最优解。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研究方法:
(1)利用matlab完成三基色白光led混光系统设计。
(2)参考各类文献,改革创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4. 参考文献
[1] 余建华,陈日广,鄂雷,等.可调色温的高显色指数led白光光源的实验研究[j].半导体光电,2014,34(1):395-401.
[2] oh no y. spectral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white led color rendering[j]. optical engineering, 2005,44(11):111302.
[3] 张锦华,朱大庆,王加贤.三芯片集成高显色指数白光led的研究[j].半导体光电,2012,33(5):667-67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5. 工作计划
(1)1月10日至2月25日(1周前):根据任务书,明确设计的内容和目的,查阅相关文献材料准备开题报告。
(2)2月28日至3月4日(2周):根据阅读的资料文献初步了解设计的原理以及实现的方法,开始写开题报告。
(3)3月7日至4月1日(3-6周):掌握所选择硬件或软件平台的使用方法、开始完成设计的具体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