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意义:
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virus,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疫病,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之首,我国农业部把口蹄疫列为第一类动物疫病中的第一个病。本病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为多种动物共患,曾多次在世界上发生大流行,长期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分别为a、o、c、sati、satii、satiii及asiai型。每个型又可分为若干个亚型。型及亚型之间几乎无交叉免疫反应,所以给口蹄疫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准确而快速的诊断技术是预防和治疗该病的必要措施。
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目标及内容:
应用合适的试验方法完成养殖场送检病料的实验室检测,检测内容根据养殖场的实际需求分为口蹄疫病毒病原检测及抗体检测,其中抗体检测分为免疫抗体与野毒感染抗体,实验结果反馈回养殖场为其口蹄疫的防控提供参考。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对不同组织样本的处理及核酸提取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本实验室对于口蹄疫的检测分为抗原、抗体两类。
(1)对抗原的检测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样品选取水疱皮、水疱液、血液、血清、组织等,按照trizol(invitrogen生物公司)说明书提取样品总rna,按照北京生科尚仪科技有限公司口蹄疫病毒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进行pcr扩增,使用appliedbiosystems7500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进行检测并判定实验结果。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国际兽疫局(OIE)/国际粮农组织(FAO)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应用ELlSA和病毒分离对FMDV进行检测,但由于病毒分离但需要培养细胞和活病毒,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和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且无法在短时之内得到结果。
ELISA试验可在收到样品数小时之后获得结果,阳性检出率为70%~80%,并且可以区分免疫抗体与野毒感染。荧光RT-PCR方法检测口蹄疫病毒具有快速、灵敏的优点,并可用于多种口蹄疫病毒的检测。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015.9 做好准备,查阅资料,掌握组织样品处理、pcr操作、elisa操作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方法,协助指导老师完成相关实验;
(2)2015.10-2015-12 完成实验室送检病料口蹄疫的检测,整理数据,按时总结;
(3)2016.1-2016.5 完成毕业论文,总结汇报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