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FAO/OIE规定的A类烈性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是一种严重的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兽,尤其是绵羊和山羊,野生动物偶尔感染,未见有人感染该病的报道。该病以突然发热、精神沉郁、眼和鼻排出分泌物、口腔溃疡、呼吸失调、咳嗽、恶臭的腹泻和死亡为特征[1]。小反刍兽疫病毒为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副粘病毒亚科(Paramyxovirinae)麻疹病毒属(Morbillivirus)成员,是具有囊膜的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目前我国对小反刍兽疫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最近几年,随着SARS、禽流感等几次大规模国际性人畜传染病的暴发,PPR在我国周边地区的蔓延引起了国内的重视。近年来,中国检疫检验科学研究院、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等单位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主要是以检验检疫技术为主,建立了RT-PCR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的方法和进行N、H基因的克隆和原核以及真核表达。其后又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巢式PCR技术,在第一次PCR产物的基础上进行二次PCR,提高了反应的特异性。最近几年国际上在小反刍兽疫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以英国动物健康研究所、印度新德里和班加罗尔的几个研究所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先后发表了数十篇相关论文。英国科学家等公布了第一个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全基因序列,并发现PPRV在核酸水平上与RPV非常相似,但在多肽结构上却更接近于DMV,这为构建感染性克隆、基因功能组学、PCR引物设计,病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韩国科学家于2005年,利用单克隆抗体和缺失变异株对PPRV核衣壳蛋白(N蛋白)的抗原表位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4个抗原性区域(A一Ⅰ,A一Ⅱ,C一Ⅰ,C一Ⅱ)。有学者研究发现Marmoset B95a细胞可以代替Vero细胞来增殖PPRV。Marmoset B95a是一种E-B病毒造成的狨猴B淋巴细胞的衍生细胞系,它比一般所有的Vero细胞更利于麻疹病毒属的繁殖与分离,这对PPRV的研究是一件非常有用的工具[2]。近几年该病在我国的周边国家频频发生,特别是我国也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2007年7月,我国西藏发生不明山羊疫情,国家外来动物病诊断中心对当地动物疫病控制中心送检的14只病死山羊病料和一批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3]。利用RT-PCR等方法证实其为小反刍兽疫病毒。这是我国首例确诊的小反刍兽疫疫情。2013年国家农业部报道新疆多地州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并呈现由边境逐渐向内传播的趋势[4]。现已严重威胁到小反刍动物的健康。因此对小反刍兽疫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PCR方法是目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检测标准之一[5]。该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已广泛用于抗原检测。本研究以小反刍兽疫病毒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的方法,鉴定小反刍兽疫病毒。本研究能为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提供有效的依据及支持,为该疫苗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1] 信爱国,杨仁标,向文彬等.小反刍兽疫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3,25(2):152-155.[2]郭凤花.小反刍兽疫研究进展[J].湖北畜牧兽医,2013,34(1):76-78.[3]王志亮,包静月,吴晓东等.我国首例小反刍兽疫诊断报告[J].中国动物检疫,2007,24(8):24-26.[4]Wang Z,Bao J,Wu X,et al.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in Tibet,China[J].15(2):299-301[5]Choi K S,Nah J J,Ko Y J,et al.Rapid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for detection of antibodies to peste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J].Clin Diagn Lab Immounol,2005,12(4):542-547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通过RTPCR的方法扩增病毒N基因,并结合阴性(水)和阳性(小反刍兽疫疫苗)对照,最后通过基因测序鉴定是否是为小反刍兽疫病毒。
研究内容:(1) 小反刍兽疫的细胞传代培养。(2)RTPCR扩增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3)N基因表达的检测与鉴定。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细胞分离培养需要精细的操作,确保无菌。2:小反刍兽疫病毒的RNA提取是本课题的关键问题。3:RCR的循环条件的优化。4:在PCR中可能会遇到非特异性扩增和拖尾等问题。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1. 病毒基因组RNA提取 2. 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 3. PCR扩增 4. 琼脂糖凝胶电泳
技术路线:实验室已拥有的病料→接种于敏感细胞→细胞传代培养→细胞发生病变→提取RNA→转化为cDNA→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基因测序鉴定
可行性分析:用普通RT-RCR的方法鉴定小反刍兽疫病毒已运用的比较成熟,本实验室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路线与完善的设备,试验技术上完全可行。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国内关于小反刍兽疫病毒分离鉴定的报道比较少,本研究对小反刍兽疫病例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能为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提供有效的依据及支持,为该疫苗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014.3 熟悉操作,查阅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2)2014.4 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分离、鉴定。(3)2014.5 撰写毕业论文,准备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