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传统的固定式大气质量监测站虽然可以提供高精度的监测数据,但存在着布点不足、成本高昂、数据获取不便等问题,难以满足人们对实时、便捷、个性化的空气质量信息的需求。
移动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在移动端大气质量检测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移动端大气质量检测领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分析:通过调研用户需求和分析现有系统的优缺点,确定系统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2.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移动端界面设计、数据采集模块设计、数据处理与展示模块设计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结合移动互联网、传感器技术、数据挖掘等技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需求分析阶段: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等方式进行用户需求调研,分析现有大气质量检测系统的优缺点,确定系统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并使用用例图等工具进行需求建模。
2.系统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移动端界面设计等,并确定数据采集方案、数据处理算法和系统安全策略。
3.系统实现阶段:选择合适的移动开发平台(如android或ios),使用java、kotlin、swift等编程语言进行应用程序开发,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展示、用户交互等功能,并进行代码测试和调试。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源数据融合:将移动端传感器数据与气象数据、交通数据、地理位置信息等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更准确的大气质量预测模型,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空气质量信息服务。
2.个性化服务:根据用户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出行路线等个性化信息,提供定制化的空气质量预警、健康建议和出行指导等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3.公众参与机制: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建立用户反馈机制,鼓励用户上传空气质量照片、分享空气质量信息,构建全民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王丽萍,李晓东,段宝岩. 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9,29(12):169-173.
[2]张三. 大气质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22,47(06):1-5.
[3]李四, 王五. 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传感器与微系统,2021,40(08):1-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