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强绿光对蚂蟥生长及内在成分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12 12: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水蛭作为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我国历代的本草书中也均有记载。在分类上隶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a)蛭纲(hirudinea)。蛭类在世界上约有400~500种,《中国药典》(2010版)只收载了蚂蟥(whitmania pigra)、柳叶蚂蟥(whitmania acranulata)和水蛭(hirudo nipponica) [1]三种作为水蛭药材的动物基原。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蚂蟥,又称宽体金线蛭,该种亦为我国水蛭药材市场的主流品种。

研究发现多数水生动物在光刺激下都有一个适宜活动的照度范围,当达到鱼类适合的照度或嗜好照度时,就能引起鱼类在该照度的水层内趋光集群[2],由于各种鱼类对光的嗜好照度不一,因而不同鱼类有不同的适宜照度。鲻鱼(mugil cephalus)幼苗在 0.001~100 lx 之间趋光行为增强、摄食强度提高,随后在 100~1000 lx 时趋光行为减弱、摄食强度下降,在1000 lx 照度以上处于光晕状态,适宜照度在100 lx附近[3];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幼苗的趋光率在200~2000lx之间呈上升趋势,而在2000~5000lx之间趋光率呈下降趋势,适宜照度在1500~2000lx[4];鲱鱼(clupea-harengus)幼苗在光照强度较高时表现出明显的趋光行为,当光照强度降低时趋光行为也随之减弱,一旦光照强度低于某一阈值,鱼则会表现出背光性,在极低的光照条件下,背光性也消失[5]

光照强度对水生动物生长的影响因种而异,既能促进也能抑制。王迎春[6]等研究表明,40~ 60 lx 光照度下仔鱼生长最好;在 40~ 7000 lx 范围内随光照度的增强,生长则变差,畸形个体增加。但李碧全[7]研究发现,当光照度达1500 lx时,仔鱼多数表现为负趋光性,并在阴影处形成集群;在光照度分别为 500、1000、1500、2000和2500 lx的 5个试验组中,仔鱼的成活率分别为 15. 0 、29. 6 、38. 3 、11. 3 和 2. 1 ;适宜的光照度为500~ 2000 lx, 最适光照度为 1000~ 1500 lx。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水蛭的野生资源日益枯竭,因此水蛭的人工养殖成了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但对蚂蟥的研究则多侧重在药理和生理方面[8-9],有关蚂蟥人工养殖的基础性研究少有报道,蚂蟥生理特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呼吸生理、繁殖条件以及摄食规律等方面[10-12],而光照对蚂蟥生长有关蚂蟥人工养殖研究还未见报道。故本试验在不同绿光光照条件下,通过对蚂蟥生长及其消化酶、抗逆性酶的实验研究,从而为水蛭的人工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1)明确不同光强的绿光对蚂蟥生长的影响。

(2)明确不同光强的绿光对蚂蟥药材水蛭内在成分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试验设计

采用塑料罐(1.2l)进行试验,设5个光照实验组,每组12个平行。每个罐子投入蚂蟥2条,试验进行60d。每日下午5:00投喂配合螺蛳,每星期换水2次,试验期间水温25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不同光强绿光对蚂蟥生长和内在成分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结果将为蚂蟥的人工养殖提供理论基础,为蚂蟥人工养殖的高效化、大型化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3年05月10日~2013年05月30日

收集资料,熟悉项目所涉及的试验方法,准备开题。

2013年06月1日~2013年11月30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